百度百科作為中國最大的漢字搜索引擎--百度的內容補充,一定程度上的確將用戶留在了百度網站上。在百度百科幫助中,提到這樣一句話:"百度百科是百度為網友提供的信息存儲空間,是一部內容開放、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。"然而,就在12月9日,百度百科管理團隊突然發布公告稱:對全部醫療類詞條將采取專業認證編輯的方式。也就是說,醫療類詞條將不再允許普通用戶編輯,而采用百度官方認證的、專業人員的編輯方式。
而就在百度百科官方解釋中有這樣一段話“:百度百科本著平等、協作、分享、自由的互聯網精神,提倡網絡面前人人平等,所有人共同協作編寫百科全書,讓知識在一定的技術規則和文化脈絡下得以不斷組合和拓展。為用戶提供一個創造性的網絡平臺,強調用戶的參與和奉獻精神,充分調動互聯網所有用戶的力量,匯聚上億用戶的頭腦智慧,積極進行交流和分享,同時實現與搜索引擎的完美結合,從不同的層次上滿足用戶對信息的需求!
百度百科是否繼續繼承開放式、人人都可編輯的,還是走向了專業化的知識庫?
百度的迅猛發展,的確成就了百度這個品牌,以至于連農村人都知道:我不懂,我百度一下就知道了。我們都知道品牌是具有延續性、擴展性的。對于搜索結果頁面越是排在結果前面,得到的品牌支持也越大。于是乎,漸漸的,百度百科占據了搜索結果前面,其品牌也逐漸塑造成功。品牌是具有權威性的,盡管百度百科官方不承認,但廣大網民都不可否認的認為百度百科內容權威。
這就產生了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。權威意味著內容是專業化的,但專業化是不要開放編輯的。如果不開放編輯,無法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百度百科詞條創建過程。如何才能協調發展呢?這就促使百度百科官方形成核心用戶、蝌蚪團等等級限定。
只有等。這個階段是百度百科允許用戶自由編輯,甚至推出種種活動來刺激用戶去編輯。當然也有不乏少數的網絡營銷人員參與制作詞條,構筑產品品牌,使其在百度百科中得到的品牌支持會更大。
當百度百科詞條發展到將近300W詞條時候,此時百度百科品牌塑造達到了頂峰。要發展,只有走專業。隨著百度開放平臺的開放,百度百科也開放了平臺,允許專業用戶參與。從其發展上看,結果并不怎么好,因為忠實的用戶是需要培養的,專業用戶很難有時間去發揚自由分享的精神。
于是百科質量委員會、百科學術委員會等的成立,都在圍繞著建設百度百科權威性這個核心。因為品牌一旦形成,只能持續維持,不能爛,否則將危機自家百度的品牌形象。所以當新浪醫療認證用戶的一提問,經過360的無限放大,百度百科推出了彩虹計劃。
這僅僅是醫療行業?那么其他行業呢?作為網絡營銷人員,是否做好了迎接本行業彩虹計劃的準備呢?
本文由合肥網絡營銷網轉載于28推!
下一頁: 百度首頁新增百度成就
上一頁: 如何把網站包裝成網絡版的公司?
本文關鍵詞:百度百科彩虹計劃